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调研网!

首页

关于进一步做好“五一”节日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的提示函

时间:2024-08-10 17:59:34来源: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作者:佚名

  

  各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中央在皖及省属重点企业:

  5月1日2时10分左右,广东梅大高速大埔往福建方向K11+900m附近发生高速公路路面塌陷事故。截至2日5时30分,已发现23辆车陷落,36人死亡,30人受伤(无生命危险)。

  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领导作出批示,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严格落实值班值守要求,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基础设施问题隐患,切实防范类似事故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范类似事故在我省发生,现就进一步做好“五一”假期安全防范应对工作提示如下:

  一、加强监测预警,严防自然灾害引发群死群伤事故

  据气象预报,5月3日至5日我省有一次降雨过程,皖南山区前期降雨量偏多,土壤含水量较高,要高度警惕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和路面塌陷,严防自然灾害引发群死群伤事故。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的巡查监测,抓好直达基层一线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和跟踪反馈机制的落实,视情落实“关停撤”措施,确保有预警、有呼应、有叫应、有行动、有核实,形成工作闭环。二是强化风险排查。各地要组织公安、交通、路政及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针对近期降雨落区集中、路基含水量饱和的道路,认真扎实做好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密高风险路段尤其是夜间道路巡查频度,强化对长陡下坡、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涉险路段的监测,突出抓好对水毁道路的除险加固,及时设置安全提示和避险标识。要加强对铁路、国省干道、乡村道路边坡全面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发布预警,多措并举确保车辆人员行驶安全。要聚焦施工工地和工人营地、旅游景区、尾矿库和头顶库、农村切坡修路和建房点等重点部位,全面排查灾害风险。特别要考虑地质灾害的滞后性,强化雨后风险排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三是做好临灾避险。落实转移各环节责任,在吃不准、看不透的情况下,坚决果断执行“三个紧急撤离”(危险隐患点强降雨时紧急撤离、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时紧急撤离、对隐患点险情不能准确判断时紧急撤离)和“三个避让”(提前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

  二、织密安全防线,切实落实公共安全领域管控措施

  今年“五一”期间群众旅游出行活动激增,全省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将达到230万辆,是清明假期的“升级版”,安全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要对群众出行、游玩、食宿等重点领域落实针对性管控措施。一是交通安全。各地要在事故高发路段、临街集市、景区景点周边等重点部位加强巡查执法,严厉打击无资质营运、“三超一疲劳”、货车农用车载人等违法行为。一旦高速、省道等发生车辆拥堵,要及时预警和引导,避免多车连环相撞。二是旅游安全。各地要加强缆车、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以及水上浮桥、玻璃栈道等高风险项目安全检查,确保制动装置、保护装置等安全可靠,严防未经检验、未经注册登记的大型游乐设施运行,对野景区、“网红打卡点”也要落实警示和管控措施。要以安全为前提限制最大游客量,加强人流监测和引导,严防拥挤踩踏发生事故。旅游热点城市要提前考虑短期游客激增带来的大面积滞留风险,前置充足的执勤安保力量和生活物资,做好疏散预案和应急措施。三是消防安全。各地要重点盯紧假日期间“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等人员密集场所,深入开展“拆窗破网”行动,强化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管理,严查严处过道乱堆易燃物、锁闭阻塞逃生通道等行为。各地要持续深入推进培训机构、小饭桌、托管机构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风险隐患,确保学生安全。四是燃气安全。各地要结合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深入餐饮经营场所,开展用气设备、报警装置等燃气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持续加强安全用气宣传教育。

  三、加强安全监管,坚决稳控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形势

  “五一”假期高危企业基本都在正常生产,受技术管理人员离岗、灾害天气多发等因素的影响,安全风险比平常增大,要高度警惕,落实力量,强化安全监管。一是重拳整治矿山重大隐患。近期明查暗访发现部分矿山存在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各地要把矿山安全的8项硬措施真正落实到每一座矿山,每一个工作面。假期更要执行好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严格落实汛期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等灾害防治,对突破安全底线的严重违法行为,强化行刑衔接和责任倒查。二是紧抓不放危化品安全。节假日危化企业要有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在岗在位,原则上禁止动火、检维修等危险作业和试生产开停车等操作,确有需要的,应严格管理。三是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安全。要以重点林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重点,在林区各入口路口设卡检查,加强野外露营、野炊等活动巡查,坚决管控火源进入,出现火情要打早打小打了。四是持续加强工贸领域监管。持续加强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专项整治,标本兼治,强化电气焊等特种作业证的造假行为的溯源监管,严厉打击黑产业链。建筑、船舶、特种设备等,也要结合假期和汛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整治各类风险隐患。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安排好节日期间的值班备勤,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在岗在位,加强风险研判和工作调度,一旦遇到重大险情,靠前指挥,科学高效处置。严格落实事故灾害信息报告制度,突发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报告,杜绝迟报、漏报、瞒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各行业领域专业救援队伍提高节日期间勤务等级,在重点部位前置驻防,加强联勤联动,及时有效处置各类险情。

  

                                                                   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5月2日

  

  


原文链接:https://yjt.ah.gov.cn/xwdt/aqsc/1493970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