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安办提示:8月正值防汛关键期,高温、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易发多发;暑期、假期群众出行意愿强烈,加之生产、建设经营活动处于旺盛期,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形势复杂严峻,现对8月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1.极端天气高度关注建筑户外施工安全
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四川多地将持续高温,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高温天气安全防范,妥善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合理调整劳动者在高温时段的户外工作时间,预防和避免作业人员职业性中暑。要切实加强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加大危大工程管控力度,加强对深基坑、高边坡及其支护情况的稳定性监测,完善基坑周边排水设施,做好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要指定专人负责实时接收雨情水情预警等信息,严格果断落实转移避险硬措施,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要加强大风天气安全防范,提前对建筑围挡、临时工棚等临建设施采取可靠加固措施,及时清理各类松动物件,防止坠物伤人,遇6级大风、雷电等影响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高空作业。
2.农户有限空间作业需高度警惕
夏季高温,沼气池、化粪池、储存池、沤肥池等有限空间内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挥发加剧,未采取有效通风措施,人员盲目进入相关区域极易引发中毒窒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务必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学习掌握有限空间作业“三五七”工作法,强化作业风险辨识,加强作业现场监护,凡是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一律严禁作业;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安全绳、气体检测仪等防护装备,严禁在无防护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冒险作业;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等异常情况,坚决杜绝盲目施救,防范事故伤亡扩大。
3.交通安全需严加防范
8月暑运高峰期,客流持续走高,加之汛期极端天气增多,交通运输事故风险高。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加强对易积水、易塌方等灾害易发地区桥梁涵洞、临水临崖路段巡查管控,严防次生灾害对交通基础设施造成损毁;加强交通疏导管控,必要时及时采取断路、分流措施。客货运输企业需加强车辆安全管理,重点关注雨刮器、轮胎等车辆部件,强化车辆检修保养和定期检测,严禁车辆“带病”上路;针对性加强驾驶员汛期安全教育培训,根据气象预警和交通管控信息科学调整运输计划,确保运输安全。
4.建筑施工安全须臾不可放松
正值防汛关键期,建筑施工项目要深入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对塔吊、施工电梯等起重机械和支模架、脚手架的安全检查,落实雨季施工防排水、安全支护和动态监控等措施,配备充足排水、防汛应急物资。野外施工单位要严格营地选址安全论证,加强工棚营地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周密编制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做好应急各项准备;接到预警信息后,及时组织转移避险,严格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果断有序组织受威胁人员避险转移,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
5.危化领域需重点关注高温安全
高温天气下,硝酸铵、氯酸钾等受热易分解的强氧化剂应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仓库,严禁与易燃物品、还原剂混存;放热反应工艺中,科学使用反应釜冷却系统,实时监控反应温度,适当延长反应时间,避免热量集中,严防冲料事故;存放汽油、乙醇等强挥发性液体原料的储罐需严格落实降温措施,及时开启喷淋系统喷水降温,定期检测阀门、法兰接口密封性,减少高温时段装卸车作业,严防储罐超温运行。
6.矿山防汛需严抓不懈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矿山企业需及时续建、完善防排洪设施,加强维护疏浚工作,落实探放水安全防范措施,强化露天采场、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监测,做好尾矿库水位、干滩长度、浸润线等关键指标监测,留足调洪库容,严格执行暴雨预警停产撤人指令,严防汛期灾害事故。汛期围岩稳定性下降,地下矿山需合理确定开采顺序、支护方案,巷道掘进过断层破碎带时应采取超前支护、加强支护措施,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和围岩观测制度,规范撬毛作业,严防冒顶片帮事故。强化矿井供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查维护和瓦斯灾害治理,防范瓦斯异常涌出、非计划停电停风引起瓦斯超限风险。
7.工贸领域需警惕汛期各类安全风险
涉熔融金属、金属粉尘、危险化学品、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企业要强化汛期风险管控能力和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厂房防雨性能、重点场所防潮措施、电气绝缘性能、重点管道及储罐等设备进行全面排查,严防暴雨和高温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位于河道沿岸、地质条件恶劣、地势低洼处的有关企业应全面制定完善极端气候和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应急预案,对在暴雨洪涝、大风天气情况下可能面临的地基松软、建筑物倒塌坍塌、地质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冲击、洪水淹没、雷击等情况加强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筑坝、加固、削坡、填充或人员转移等防范措施。
8.文旅安全丝毫不可松懈
暑期、汛期、成都世运会叠加,各类景区景点、文化旅游场所要加强客流监测,高峰时段、狭窄路段要安排专人现场疏导,合理引导分流,防止发生拥挤、踩踏、滞留;要加强客运索道、观光车、大型游乐设施、玻璃栈道、滑道、充气城堡等设施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和定期维护保养,避免设备带“病”运行;漂流、露营、徒步、游泳等户外涉山涉水项目需关注暴雨等极端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危险地域需张贴警示标牌,安装隔离带和防护栏,严防事故发生。各地要加大对“野游”景区、“野泳”水域、未开发开放区域的安全监管力度,动态掌握辖区内私设景点情况,做好安全风险提示和疏导劝返工作。
9.消防安全需时刻防范
夏季天气炎热,生产生活用电量增加,电器设备、电气线路超负荷运转,易引起电气线路过载、短路等问题,加之空气湿度相对较低,物体干燥易燃,火灾风险大。高层建筑、“九小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仓储物流等重点场所要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确保火灾探测、报警控制等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坚决纠治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夏季冷库满负荷运行,涉冷库企业要认真开展冷库动火作业、检维修等关键环节的风险辨识管控,严格执行作业审批、监护制度,确保作业安全。夏季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防止电池长时间过充,禁止飞线充电或入户充电,严防充电引发火灾。
省安办建议:群众需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外出谨记“三清三关”;出行前及时掌握当地暴雨、山洪等预警信息及沿途天气情况,合理规划行程及路线;车辆行经临水临崖、急弯坡陡、桥梁、涵洞、易受灾路段等危险道路时,务必提高警惕,切勿长时间停留,严禁超速、超载、超员、疲劳驾驶;天气炎热需注意防暑降温,加强儿童青少年看护监管,不到江河、水库或未知水域游泳;汛期极端天气增多,切勿在滩涂、河道、山脚、泄洪道等区域野营和露宿,选择地势较高、远离溪涧河道的路线通行,避开漫水路面、桥面,切勿盲目涉水。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危化、矿山、消防、文旅等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全力抓好当前主汛期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强化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迅速响应,及时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
【编辑: 赵莲】
为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
7月31日,“丝绸之路”省际联合专利...
连日来,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组织预任...
在健康意识日益提升的今天,安全用药知...
日前,铜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重庆市...
站在南京高处俯瞰,遍地高楼大厦令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