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调研网!

首页

全市 “七下八上” 防汛关键期形势分析研判报告

时间:2025-08-11 13:04:50来源:天水市应急管理局 作者:

  “七下八上”是我市主汛期防汛工作最为关键的阶段,是全年降水最集中、雨量最大的时期,不仅容易产生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降水,也极易出现小范围、突发性、极端性的强降水,诱发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极高。7月21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气象、水务、住建、自然资源和交通运输等部门对我市“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洪涝灾害开展了联合会商,研判“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雨情水情汛情形势,分析洪涝灾害风险,研究防汛减灾救灾重点工作和防范措施。

  一、当前形势

  一是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对比同期偏少。1月以来,各地平均气温为9.0~12.7℃,比历年同期偏高0.3~1.4℃;降水量为152.2~338.2毫米,甘谷、秦安、武山偏少1~3成,张家川正常,秦州、麦积、清水偏多2~3成;出现8次局地冰雹、6场局地暴雨和1场区域性暴雨天气,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张家川县闫家乡57.7毫米(6月26日),过程最大累积降水量出现在秦州区娘娘坝镇长河190.1毫米(7月2~4日);河谷及渭北地区30℃以上高温日数达29~45天,极端最高气温达36.0(武山)~38.3℃(甘谷)(7月16日),其中甘谷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二是河流来水偏低,水库蓄水略显不足。1-7月上旬,黄河流域渭河、藉河、葫芦河枯5成,散渡河枯2成;长江流域西汉水枯4成,白家河枯4成。秦州区关峡水库处于试验性蓄水阶段,当前水位1694.8(汛限水位1698.71),目前蓄水量140万m3;秦安县苏家峡水库当前水位1593.55(汛限水位1595.90),蓄水量6万m3;张家川县东峡水库当前水位1792.20(汛限水位1792.70),蓄水量128万m3;石峡水库当前水位1811.64(汛限水位1813.30),蓄水量83万m3,富川水库处于试验性蓄水阶段,当前水位1934.70(汛限水位1944.70),目前蓄水量300万m3;目前6座水库水势平稳,水库坝体及泄洪设施正常。

  三是供水工程运行运行良好,水源、供水稳定。农村供水方面,目前全市农村供水工程运好,供水稳定;水利灌溉方面,各类灌溉工程运转正常,输水渠道畅通,工程正常发挥效益;城市供水方面:全市两区五县城区现有7座水厂,日供水量为15万m3,目前全市城区供水基本正常。灌区节水灌溉方面:全市万亩以上中型灌区27处,万亩以下小型灌区26处,设计灌溉面积81.9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3.4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55.34万亩,目前灌溉工程运行正常。

  二、趋势研判

  (一)气象水文形势。预计7月下旬,全市仍以晴热天气为主,但受午后升温影响,易出现分散性强对流天气,局地出现极端强降水的风险极高;26日、28日可能有强降水天气过程。预计8月上中旬气温为20.0~24.5℃,比历年同期偏高0.5~1.0℃;降水量为45~70毫米,与历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上旬为相对多雨时段,可能有3次明显的强降水天气过程(3~4日、7~8日、9~10日);中旬中期可能有1次明显的强降水天气过程(14~16日),中旬后期有阶段性晴热少雨时段。

  (二)洪涝灾害风险形势。暴雨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态势明显,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内涝灾害。农村道路桥涵防洪能力偏低,一些城市管网老化,存在泄洪排涝不畅的风险;小型水库、淤地坝、尾矿库调蓄能力低、管理薄弱,抵御超标准洪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三)干旱风险形势。预计7月下旬-8月上旬降雨过程较多,利于土壤增墒蓄墒,无明显干旱出现。

  三、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落实落细防汛责任。进一步强化防汛责任制,各级防汛行政责任人关键时刻各级各类包抓责任人要下沉一线督促指挥防范应对工作,特别是山洪灾害防御“四级包抓”责任人要逐级下沉,组织开展隐患排查、预警预报、巡查值守、转移避险等各项工作。

  (二)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充分汲取历年暴雨洪水造成重大灾情的经验教训,聚焦山洪灾害、城市内涝、桥梁涵洞、风景区旅游景区、涉河建设项目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三)强化预警转移避险。加强汛情会商研判,加强监测预警,突出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坚决果断发布指令,指导做好强降雨防御应对工作,按照“四个一律”和应转尽转的要求,及时果断组织转移危险区群众,做到转移避险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四)加大涉河项目管理。按照国家加强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工作“九个必须”的要求,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把各行业领域建设施工工程防汛救灾工作纳入到安全监管范围,将企业防汛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确保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生产。

  (五)强化应急救援准备。加强防汛物资、抢险队伍、应急预案、通信联络等防汛抗洪准备工作再靠实,健全调度机制,切实做到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抢得住。

  (六)加强汛期值班值守。汛期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认真落实信息报送制度,及时统计上报信息,做到各类文件、简报、信息高效上传下达,为党委政府分析决策和指挥调度提供可靠依据,筑牢防汛“安全墙”。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