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0时进入防汛关键期以来,濮阳市降雨天气多发频发,先后经历4次较大降雨过程,7月16日—8月15日,平均降水量218.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9.2%。濮阳市各级各部门在防汛关键期,主动担当、群策群力,采取有力措施,筑牢防汛安全堤坝,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较大损失,防汛抗旱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高位推动,压实防范责任。各级各部门切实将防汛责任压紧压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系统性或针对性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实地督导检查重点部位。市防办列明防汛工作清单,细化分解任务,每天跟进进度。市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主动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准备工作。各县(区)以“县包乡、乡包村、党员保户”责任人为基础落实防汛责任,落细各项措施。
二、突出重点,查改风险隐患。一是强化雨前排查。强降雨前,针对性开展隐患再排查,做到排查整改全覆盖,严防次生灾害。全面加强水利、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和安全管控,系统梳理全市河道、低洼易涝点位、小区等关键部位,疏通农村沟渠,加固、修复农田设施。严格落实“汛期不过、排查不止、整改不停”的要求,7月底前排查整改隐患25个。二是强化过程巡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测算应对过程中发现的新积水点位等隐患数据,为科学、系统、合理制定下步管网工程改造管径、强排设施功率等工作提供依据。三是做到压茬提升。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思维,边应对边复盘、边应对边提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剖,明确整改提升措施,在前期改造的胜利路供应处等10处易积水点整体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增加对示范区片区、金堤路、益民路等13处易积水点进行改造提升的计划,并建设城北污水处理厂,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同时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探索新的预警机制。
三、协同联动,抓好过程防范。以过程降雨安全保障关键期安全,一场降雨一场降雨的抓。一是确保指挥有力。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保持县(区)和重点部门24小时连线,市领导及时指挥调度,随时了解雨情汛情,联动做好防范应对。二是确保人员物资到位。各级各部门坚持“一线工作法”,强化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防范准备。市城区每日预置应急救援队伍26支2115人,落实防汛物资、装备,坚持机动与固定点位相结合、网格化与流动性相结合,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及时除险。三是确保反应迅速。降雨期间,及时研判降雨和泄洪通道排水情况,提前开启闸门,留足排除涝水空间。强化重点点位管控,提前放置限行指示标志,实时清理雨水排放通道,确保城区涝水及时下泄。坚持“纪检监察+部门检查”结合,针对防汛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加强督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四是确保河道畅通。动态监测黄河、卫河、金堤河、马颊河等主要防洪河道水情变化,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做好防范准备。累计下泄金堤河涝水入黄河2320.56万立方米,全市农田涝水及时下泄,既无旱情也无积水。成功应对黄河调水调沙4540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量,主要防洪河道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未出现险情。
四、强化措施,筑牢安全屏障。强化降雨期指挥调度,压实各方防汛安全责任。加强水域、河滩等旅游景区、施工工地的安全警示提醒,严格落实关停撤转刚性措施。做好养老院、福利院等人员转移准备,确保出现突发险情及时转移。建立全市住宅小区防汛准备工作台账,明确措施和责任人,确保应对高质高效。开展全市化工园区应对极端暴雨天气安全风险专项排查整治,指导70家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汛期安全防范措施。强化“两客一危”车辆安全监管,杜绝经营车辆涉水、涉险运行,提升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开展降雨过程危房、低洼易涝点等重点部位全面排查,确保突发险情灾情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五、联防联控,织密预警网络。以强降雨防范为重点,严格落实气象监测“126321”工作机制,每日发布水情信息,做到信息畅通,将预警信息及时多渠道地传达到村、到户、到人。严格落实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响应机制,及时开展会商研判,强化“三断”情况风险防范,加大部门信息共享、联合会商和联防共治力度。充分利用市级媒体、新媒体、平台账号等方式多渠道发布汛期防灾科普、高温天气预防、各部门应对措施等信息20余篇,有效增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9月26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
新华社纽约9月25日电(记者 尚绪谦...
9月24日上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
新华社联合国9月23日电(记者 夏林...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
新华社纽约9月22日电(记者 潘云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