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危险化学品、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消防产品等23类84种高风险产品,着重整治无证生产、超范围生产、“非标”生产以及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生产领域重点问题,销售无证、来源不明、无标签标识、质量低劣、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等流通领域重点问题。
根据《方案》,将着重检查重点产品生产销售企业集聚区,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和农村市场,质量安全问题易发多发区,电商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舆情多、问题多、投诉多的生产销售企业。
《方案》强调,要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管理和证后监管,对获证企业生产能力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强制性认证管理、产品证后监督,开展获证产品认证有效性抽查。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改,精准管控、及时整改风险隐患。对84种产品的生产企业登记造册,建立企业数据库,制定风险隐患现场排查工作指南、风险隐患清单、典型案例台账。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动态监测风险隐患信息,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实施质量责任生产流通双向追查。加快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分类、风险分级监管制度建设,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持续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为进一步筑牢消防安全防线,提升全体干...
10月21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召开住...
10月20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10月20日,省法院召开党组(扩大)...
为深入学习贯彻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
为进一步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