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这里是青海省12315,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2025年7月的一个午后,西宁市民张女士拨通了这个号码。三天前她在商场购买的防晒霜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商家却以“个人肤质差异”为由拒绝退货。接到投诉后,12315话务员迅速核实商家信息,立即启动在线消费纠纷解决“绿色通道”。仅用48小时,商家便同意全额退款并赔偿医药费,为这场消费纠纷画上句号。
这通电话背后,映射出青海省市场监管局近年来精心构建的全方位消费维权体系。作为市场监管部门服务民生的“前沿哨所”,12315服务热线深度融合青海地域特征,创新构建“接诉即办、全程追踪、源头治理”的闭环工作模式,让群众在每一次来电中切身体会到“市场监管的暖心守护”。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心受理咨询投诉举报8.7万件,办结率达到99.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1.3万元。
快速响应机制:织密消费维权防护网。“您好,我们这里有10多名来青游客通过网络预订酒店并支付费用,于当晚22时抵达酒店办理入住时,却被经营者告知未预留房间,导致游客陷入无处可住的困境……”2025年五一假期,12315话务大厅突发大量旅游投诉。值班人员迅速响应,10分钟内完成人员调度,并依托“三级响应预案”高效分流投诉,文旅、公安等部门同步介入。次日,涉事酒店被立案调查,游客合法权益获得妥善保障。这套高效机制源于日常千锤百炼:12315热线针对话务高峰、系统瘫痪、群体投诉等6大类21种突发场景开展专项演练,构建“情景模拟+实战演练”工作模式,同时创新“首接负责制”“紧急投诉熔断机制”,确保重大诉求30分钟内启动处置程序。
多元化解渠道:搭建政民互动的“连心桥”。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现场,“局长接访日、12315开放日、角色体验”等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参与。省市场监管局领导现场接待来访群众,协调解决预付卡退费、物业服务纠纷等难题。“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特别好,领导直接倾听我们的诉求,感觉问题解决有希望了。”市民王先生感慨道。线下直面群众需求,线上服务全天候在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打造“三位一体”诉求受理矩阵,建立“企业在线消费纠纷解决”平台,推动211家企业加入全国12315平台成为在线纠纷调解(ODR)企业。2025年上半年,全省ODR企业受理投诉量占比达13.86%,纠纷和解成功率达90.36%,大幅领先全国均值33个百分点,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闭环管理机制:构筑问题解决的“终点站”。步入12315受理服务中心,巨大的电子屏跃动着全省投诉分布热力图。大数据分析捕捉到某品牌家电投诉量激增,工作人员即刻启动“靶向监管”机制。市场监管部门迅即展开专项执法行动,力促行业整改措施落地见效。这正是青海省市场监管局首创的“投诉预警—靶向监管—整改验收”全周期管理模式的鲜活写照。同时,依托AI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2025年上半年累计成功预警区域性风险隐患6起。对逾期未办结的投诉举报实行纪委挂牌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服务质效跃升:淬炼为民服务的“硬功夫”。“感谢12315帮我挽回血汗钱!”消费者李某在回访电话中激动地连声道谢。去年家博会期间,她购买了两套总价1.7万元的智能马桶,因参展商系外地企业而一度索赔无门。12315热线工作人员主动协助其申请法律援助,最终成功维权。这背后,源于热线实施的“三比三看”专项提升行动:比响应速度,看群众满意度;比处置质量,看工单合规率;比作风纪律,看队伍纯洁度。配套建立的“好差评”闭环机制,持续驱动服务效能升级。在队伍建设上,中心创新开展“沉浸式”培训:组织话务员深入企业生产线体验质量管控,赴法院旁听消费纠纷庭审,扎根社区参与矛盾调解实践,话务员的专业素养实现质的飞跃。资深话务员李秀云由衷感慨:“处理消费投诉已从机械应答,转变为用心倾听、精准分析、高效受理的全链条服务。”
从一条热线升级为完备体系,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作为,青海省市场监管12315服务热线用实干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正如省12315受理服务中心负责人所言:“消费维权工作永无终点,唯有接续奋斗的新起点。我们将持续擦亮这张民生名片,让群众的获得感底色更亮、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在这片高原地区上,12315已不仅是消费投诉的热线号码,更是坚实矗立于市场监管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之桥,持续书写着新时代消费维权的青海答卷。
9月26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
新华社纽约9月25日电(记者 尚绪谦...
9月24日上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
新华社联合国9月23日电(记者 夏林...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
新华社纽约9月22日电(记者 潘云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