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面截图
道路塌方,赶考受阻,20多名村民自发拿起锄头、铁铲,在洪流与塌方间为孩子们清出一条“赶考路”。男子被洪水围困,农业公司负责人用无人机将其转移。洪水退去,亲朋好友前往梅林村受灾村民家中帮忙清淤打扫。
消防救援人员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转移受困群众。
连日来,一幕幕惊心动魄又温暖人心的抗洪抢险救灾画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上演。
受上游持续强降雨及流域来水叠加影响,柳州市境内柳江及其支流水位快速上涨,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等多地出现超警戒洪水,引发内涝水浸、道路塌方、农田受淹、人员被困等险情。面对严峻汛情,柳州市各级各部门扛起责任、同向发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联合会商 及时“叫应”。
6月24日23时45分,随着最后一批低洼地带的群众被转移至安全区域,融江融安段超警洪水防御战迎来关键节点:221户594人(含特殊群体)全部脱险。次日9时,融江长安站洪峰过境,无人伤亡。
柳州市防汛办加强与气象、水文部门联合会商,及时研判雨水情形势,对强降雨落区相关乡镇进行调度,要求各县区、乡镇重点抓好人员紧急转移避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全市10297名基层网格员积极发挥巡查、预警等作用,将防汛责任落实到责任链条最末端。
柳州市各级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叫应”机制。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时,市防汛办电话调度到各县区;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时,市防汛办纵向“叫应”到基层,直接电话调度到乡镇长,要求其按照包保责任制,联系到村、到屯、到户,逐级提醒,特别是在深夜强降雨期间,确保“有叫”“有应”“有为”;同时,市防汛办横向“叫应”到成员单位,提醒水利、住建、自然资源、交管等部门,督促其做好城市内涝、地质灾害、道路交通等方面的防御应对工作。
“必须在洪峰抵达前完成转移!”融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室迅速进入“秒级响应”状态: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值守,紧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与水文、水利等部门紧密联系,对融江及重要支流的水位、流量、降雨量进行高频次、滚动式分析研判。
强降雨期间,柳州市各级防汛部门坚持每日与气象、水文、水利、住建、自然资源等主要部门会商,保持信息共享。市防汛办通过多种方式发布汛情公告,提醒公众做好防范避险;通过街道等基层党组织,逐户逐人叫醒沿江群众,提醒做好防范应对。
全力救援,持续救灾。
“水涨得太快了,家里一楼全被淹了……”柳州市滨江西路居民张女士说。
由于柳江水位暴涨并超过警戒水位,柳州市滨江西路、滨江东路等多处低洼地段被淹。柳州市消防救援人员紧急响应,出动动力橡皮艇昼夜不停地穿梭在被淹街道间,运送外出采购物资的群众,并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转移。
6月24日,都柳江出现三十年一遇洪水。都柳江梅林乡河段超警戒水位4米,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梅林村遭受洪水袭击,村中不少房屋进水。根据三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的精准水情信息和专业转移建议,救援人员连夜紧急转移200多户600余名村民,无人员伤亡。
柳州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柳州市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柳州市蓝天救援服务中心等社会救援队伍先后集结,分别驾驶3艘冲锋舟艇救助临水楼栋的居民,协助转移被困居民61人。
柳州市各级防指强化牵头抓总、指挥调度职能,有效联动气象、水文部门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协调各类救援力量协同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柳州市气象部门精准发布预警信息,共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99站次;水文部门派出23个应急监测组到各水文监测站开展应急测流,发布各类水情信息68份,发送水情短信6.7万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巡查工作,共出动957人次,巡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020处、风险区198个,成功预警及躲避地质灾害3起。
6月25日10时许,梅林村进村道路上满是泥浆。一些破旧的砖房和木房子已经被冲垮。
“我们村有道路被冲毁,车辆无法通行!”“我们手头只有锄头、铲子,清障难度高,请求支援!”紧急求助信息传送到市应急指挥部。
柳州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协调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等社会救援力量派出多台装载机,道路清理工作就此有序展开。被洪水浸泡过的村民家中,村民也都拿着工具清理淤泥。恢复重建工作紧张有序。
9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会...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新华社南宁9月16日电(记者朱超、林...
...
“通过这次给我们配发的设备,能够在以...
为进一步加强厅校合作,持续推动我省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