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11日,正值全国“质量月”,市场监管总局“你点我帮”质量技术帮扶专家组来到内蒙古,一场聚焦“提质强企”的质量技术提升帮扶行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乳制品产业集聚区火热开展。
内蒙古迦南吸塑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我们已经做了二三百次实验,仍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刚刚听了专家组给出的指导意见后,豁然开朗,我相信我们的产品质量一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内蒙古迦南吸塑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凤艳在经过专家的现场指导后兴奋地说。
内蒙古塞外怡园食品有限公司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使用的包材就会浪费比较大,生产成本变高,没想到国家级专家组能来到我们这个小厂子,他们从标准和技术方面都提供了先进理念和实用方法,今后遇到技术难题再也不怕了!”内蒙古塞外怡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市场监管总局“你点我帮”质量技术帮扶专家组由北京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等单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先后走进内蒙古迦南吸塑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家好奶酪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塞外怡园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特高新乳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他们下车间、进实验室、与企业负责人、质量安全总监开展座谈,围绕食品包材增加韧性、耐冷热性、覆膜等关键性技术点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现场达成解决方案。
▲内蒙古伊家好奶酪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特高新乳制品有限公司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打造以奶业为代表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集群,形成从草业研发到乳制品生产、食品包装、冷链物流、产业观光体验等乳业全产业链生态圈,其中食品包装是产业链条中重要环节,食品包装中使用的包装袋、包装盒、吸管等食品相关产品对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实施“体检式监管 服务型执法”,开展产品质量监管与质量技术帮扶联动,从现场管理、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质量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关键环节逐项“把脉问诊”,对全区270余家食品包材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的体系检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指导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建立落实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运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针对企业急需破解的质量技术提升难题 ,积极寻求市场监管总局专家指导帮扶。
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协调技术力量对内蒙古开展重点帮扶,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专家紧扣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用洗涤剂等产品执行标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要点等内容,通过视频对全区270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作专题辅导,系统解读食品相关产品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并结合内蒙古产业发展实际提出针对性建议。参加培训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国家级技术力量的精准赋能,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更给出了设备改造的具体方案,这真是一场质量技术的“及时雨”。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专家王朝晖教授介绍:“这次走进内蒙古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技术帮扶,针对技术问题和企业存在的困难,通过现场“会诊”给出解决方案,后续会持续跟踪企业的改进情况,切实提升内蒙古包材企业的质量管控能力。”
短短3天时间,在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的精心组织下,总局质量技术帮扶专家组直达基层,直击企业堵点难点,让企业有了可感可及的收获。内蒙古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三年行动(2023—2025年)开展以来,我们围绕产业集聚区企业存在的共性质量问题,加强帮需互动,推进“你点我帮”行动,探索建立企业“点单”、市场监管部门“派单”、质量技术专家“接单”、企业“评单”的质量技术帮扶模式,按“一企一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截至目前,全区组建84个实体服务窗口,在50个产业聚集区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开展质量问诊258次,帮扶企业4499家,为企业解决786个制约发展的质量难点,节约成本3200多万元,在保障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有效解决区域产品质量难题。这次总局派东部沿海地区产品质量技术机构协助我们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效果明显。我们将用好质量技术提升“你点我帮”工作机制,推动产品质量监管服务、专家智库与企业生产实践深度融合,让协同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新华社南宁9月16日电(记者朱超、林...
...
“通过这次给我们配发的设备,能够在以...
为进一步加强厅校合作,持续推动我省应...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