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生产调研网!

首页

警惕:无色无味,1毫克可致命

时间:2025-10-28 19:26:24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还没送到医院时,人就不行了……”

  近日,黑龙江省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而罪魁祸首,就是“酸汤子”。

  酸汤子是一种用玉米粒水磨发酵后制作的粗条状食物,是东北的一种传统食物。此次聚餐中中毒的2人,均摄入了来自酸汤子的“米酵菌酸”,初步定性为食物中毒事件。那么这种毒素到底是怎么来的?此类食物还能放心食用吗?

  

  米酵菌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是一种长链脂肪酸结构的细菌毒素,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可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26℃~28℃是最佳产毒温度。

  除了此次事件中的酸汤子,常见的米粉、米线、木耳等等,如果保存、泡发不当,就可能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并产生米酵菌酸,人食用后会导致中毒。

  米酵菌酸毒性很强,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并且没有能够解毒的解药,临床上只能采取支持疗法、对症治疗,无法完全缓解。所以中毒后的死亡率极高。

  中毒后常累及肝、肾、脑、心、肺等实质器官。轻则导致中毒者腹痛、呕吐、腹泻、乏力、烦躁,严重时可迅速引起肝肾损伤并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关键是,被它污染的食物无色无味,不好辨认。米酵菌酸不仅不怕烹煮,耐热性还极强,即便是高温高压都不能将它分解。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日常生活中,有3大类食物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分别是:

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凉皮;泡发的木耳、银耳;使用发酵的玉米面、糯米面、高粱面、糯小米粉、玉米淀粉等制作的食品,如酸汤子、汤圆、糍粑、凉粉等。

  这些食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制作时都需要长时间的浸泡或者发酵,这个长时间的潮湿环境给椰毒假单胞菌提供了繁衍的温床,让米酵菌酸毒素大量聚集。

  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以下这几点要注意:

  选择正规餐馆

  在外就餐吃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凉粉、凉皮等食品时,要注意餐厅的卫生情况、经营许可证。

  尽量避免自制发酵面食

  家庭自制发酵米面食物很难控制环境,安全系数低。如果喜欢吃酸汤子、湿米粉这类食物,最好直接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并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保存条件等因素。

  注意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在超市、市场选购袋装的上述食品时,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和保质期,用眼睛观察它们的性状,是否出现了霉斑、黑斑、粉斑、绿斑、黄斑等。在选购木耳、银耳或其他谷类发酵制品、薯类制品时,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经营者。

  散装商品少量购买

  在选购散装称重的上述食品时,要确认它们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每次少量购买,吃完再买新鲜的。

  

  不食用受潮米粉、木耳、银耳等食物

  自己在家浸泡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或自己在家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提前检查它们的形状,如果已经受潮,疑似发生了变质,就不要食用。

  泡发前先清洗干净

  木耳、银耳在泡发前,先将表面清洗干净,减少椰毒假单胞菌的数量。

  正确泡发木耳

  泡发木耳的时间和环境很关键,不要长时间泡发。建议控制在4小时以内,水温不要太高,一般30℃为最适宜的温度。

  正确保存银耳

  鲜银耳储存温度越高,椰毒假单胞菌活性越大,越容易产生米酵菌酸。购买新鲜银耳后一定要低温保存,置于冰箱4℃冷藏或者冷冻,尽早食用。

  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米酵菌酸中毒潜伏期为30分钟~12小时,少数1~2天,最长为3天。如果吃了疑似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后出现了不适,一定要尽快就医,越早就医越有希望治愈,别抱有侥幸心理。


原文链接:http://amr.nmg.gov.cn/zw/xfts/202510/t20251021_28055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生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